会员登录
文体活动
健身

科研人员的心理健康存在隐患

[2016-10-24]

中华精神健康网 2014-09-26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职业不再是寻求生计的简单手段,而是发展自我、实现价值、获得认同的现实途径。选择职业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面临的重要抉择,也让我们难以逃避复杂的矛盾与深重的困惑。面对选择与被选择,我们身处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中,作好心理保健尤为重要。

科研人员的压力因其工作特性,弥散在24小时,一周7日,甚至覆盖了整个生活。攀登学术高峰的确为他们带来了无止境的追求与快乐,但如果不能合理规划与调解,工作就会成为吞噬时间与精力的黑洞。在知识经济时代生活的人们常常感叹我太累、压力太大,可见终日劳顿,心力疲惫。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快节奏、高技术、大风险、强竞争带来的不仅是成功的机遇,更多的是无法回避的重压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负荷。高科技人才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对于健康的危害远远大于生理疾病,并随着社会问题的凸显引起更为广泛的关注。

科研人员往往因专注于学术研究而忽视基本的人际交往、内心的追求与生活的品质。精神压力难以缓解,紧张与疲惫的情绪导致抑郁是目前最常见、破坏性最强烈的心理问题。繁重的研究工作使他们承受着种种寂寞与艰难,失去了许多休闲娱乐的时间。同时,社交恐惧、信息强迫、不公正待遇等等形成了多种心理疾病伴发的现状。社会矛盾、家庭冲突形成的焦虑、内疚、自卑、仇恨都会成为心理健康的隐性杀手,也使人的心理更加脆弱。长此以往,日积月累埋藏下了众多隐患。许多人开始对毫无生机的工作产生倦怠,工作满意度与成就感随之下降,甚至患上工作枯竭症。

对此,近年来,有关科研人员心理健康、就业压力、职业规划等各类调查研究逐渐增多。调查显示,这类高智人群中有近半数的被访者对自己的心理健康并未加以足够的重视,也不善于及时调整心态,且具有较弱的心理承受能力。诸项调研证实,如果陷入职涯的低谷或饱受工作压力之苦,问题的症结在于你未能正确认识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职业发展呈螺旋型起伏上升趋势,升降的关键就是你是否拥有足够的原动力与支撑的梯柱。脚踏在职业征程中,我们必须把握自己的职业理想来确定职业定位,用发展的眼光来制定最适于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职业发展必定是循序渐进的,决不容我们抱有一蹴而就的侥幸心理。

科研人员要学习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职业生涯,关注与直面心理问题,培养开放的心态与开朗的性格,乐于寻求心理咨询来缓解各方面的压力。而科研院所应重视广大科研人员的压力与情绪管理,帮助他们及时解除心理问题,合理调整工作强度,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科研人员的家属与朋友则应掌握有关的心理健康知识,主动为他们排解困惑,给予真诚细致的关怀。

21世纪的健康观告诉我们,健康不仅仅包含身体健康,更包含心理健康;不是没有疾病,而是心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紧张的工作环境中保持心理平衡。生涯决策能力需要通过我们正确分析自己的优势,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与技能来不断积累。科学的职业规划会使人生更加充实与精彩,让你在林林总总的经历中收获一切细微的体验与动人的启悟。

 

版权所有 © 2003~2020 中国科学技术院所联谊会 通信地址:北京3814信箱 邮政编码:100038 China Feder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stitutes
联系电话:010-58884565 010-58884563 010-58884569 传真号码:010-58884566 电子信箱:kfdc126@126.com 备案序号:京ICP备17004239号-1